“纟”,我们称之为“绞丝旁”,是汉字中常见的偏旁,但大家不见得认识“糸”,下面就来一起看下。
糸
说到“绞丝旁”,大家一定知道其作为偏旁的字大多和“丝”有关,比如线、纺、织等。这个字本来写作“糸”,作为偏旁时写为“糹”,之后汉字简化为现在的“纟”。
《说文》注为“莫狄切”,即mì,但字典中还有另外一个读音sī,为“丝”的异体字。
《说文》解释为“细丝,象一束丝的样子”,古文“糸”上下均为“竖”。
可能小篆或是古文还是难以看出这是“一束丝”,我们来看下甲骨文。
我找了几款有代表性的字体,大家可以看到,中间圆形的部分应该代表的是被束起的丝,有的是两个,有的是三个……;上下部分为束丝打的结,或者线头。这个“线头”有时在上,有时在下,有时甚至没有,并不固定。
“糸”的金文和甲骨文逻辑一致。
丝
如同前面我们说过,一串玉为“玉”,两串玉为“珏”一样,两串“糸”就构成了我们熟悉的“丝”。
从甲文字形可以直观地看到,“丝”字从二糸。
金文亦是如此。
《说文》的解释为“蚕吐的丝”。关于“丝”和“丝绸”我想不用我再赘述,在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中,它们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系
了解了“糸”和“丝”,再来看下面的字形。
从字形来看,下面为前述的“糸”或“丝”,有的三串,有的两串,数量不等,上面均为“手”或“爪”形。
金文的写法也是一样。那么这个字直白地翻译过来,就是“手里拿着丝”。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研究,学者认为该字表示在祭祀时“系”属物品,比如,在一片甲文中写到,“乙未,酒系品上甲十……”,意思为“乙未那天,用祭品十件酒祭系祭上甲”。
还看到一种解释,认为“系”表示在制线时某根线不够长,或者断了,用“手”连接起来,所以引申为“联系”、“接续”之意。对于此,就我目前找到的资料而言,个人持保留意见,因为从字形并没有看出有“断”了之后“连接”之意,也没有看到出土文物或卜辞表示这个含义。
“系”在《说文》中被解释为“相联繫”。现在我们有两个读音,但是《说文》中标注为“胡计切”,即xì。
其或体字形较为复杂,上半部分为声旁“毄(jī)”,下面为“處”。
其籀文和前面的甲、金文基本一致。
繫
说到“系”字,还有两个字与其有关,一为“係”,一为“繫”。或者说这两个字都为“系”的繁体字。但其实这两个字自有字源和字意,汉字简化时都并入了“系”。
先从“系”的古文说起——从“毄”,本意是“车马来往杂沓,车毂相击(撃)而中”,所以衍生出“击”等字。
“繫”最早见于篆文,从“糸”,“毄”为声旁(古诣切,jì)。也有学者认为“毄”不仅表声,还表“击打”之意,而“糸”的字意在于“捆绑”,后来引申为“牵涉”、“关联”等意。
许慎解释其为“繫lí”,就是指“恶絮”,也就是粗劣的丝绵。
係
学者对“係”的甲骨文解释为,“象用绳索以缚系人的头部”。
当然,我猜很多人可能和我第一眼看见这个字形一样,并没有领会到这一含义,看上去更像是一个“蝴蝶结”。其实前面的“糸”、“丝”等字,如果没有相关文献资料,只看字形可能会以为是一串“糖葫芦”,但这就是汉字的魅力。如果只从字形“头脑风暴”,可能会有无数种猜想,但解密汉字需要从考古、历史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、推断,最后得出可能的结论,当然,不排除后面仍会被“打脸”。
“係”未找到金文,战国文字中的“人”几乎已成为“亻”,右边为“系”。
《说文》中音同“系”,意为“用麻绳围束”,“係”的已不再是“人”了。
标签: ff3